当前位置:首页>政务公开>林草动态>工作动态
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落实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,坚持“保护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分级管理”原则,系统构建古树名木长效保护机制,全力筑牢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屏障。
(1) 多元共治,精准护安。
创新实施林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,逐树确定养护主体并签订责任书,试点引入智慧安保系统,“一对一”聘请专属管护员定期巡查,构建起“政府+属地+社会”协同共护的工作格局。全方位开展古树名木摸底调查,实行分级管理、挂牌保护,建立“一树一档”,动态更新完善古树名木信息,常态化开展树龄鉴定、衰弱古树复壮养护工作。目前,州内3632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建档挂牌,其中1100株拥有责任保险,20株得到有效救治复壮。
(2) 活化利用,赋能发展。
深度融合自然保护、历史文化、乡村民俗传承等,充分挖掘古树名木文化、生态、旅游功能,积极探索“一树带一村”模式,开发民宿体验、古树研学等业态,打造普格“红军树”红色教育基地、“天南胜景”泸山古树群、陈家大院黄葛古树景观等古树名木文旅点10个,建成西昌、宁南、越西3个古树公园和全省首个古树名木展览馆,促进古树名木保护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、协同发展。
(3) 宣传造势,共建共享。
以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,编制《古树名木画册》、制作古树名木科普宣传片,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,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,发起“古树最美证件照”“寻找未被发现的百岁古树”系列征集活动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古树名木保护。连续3年联合公安、住建等部门开展非法采伐、毁坏、出售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3次,切实维护古树名木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。
(来源:生态科 撰稿:吉里呷哈莫 审核:马海格祝 编辑:杨程)
扫一扫手机访问当前页面